餐廚垃圾飼料化、肥料化工藝流程和優缺點分析
1.餐廚垃圾飼料化、肥料化工藝流程
餐廚垃圾生物發酵法主要包括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、生物處理系統和后處理系統三部分。
(1)餐廚垃圾預處理系統。預處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餐廚垃圾來料進行計量、收料、分選和輸送。大塊塑料、陶瓷、筷子、勺子等集中收集后送至填埋場填埋處理,有機成分送至備料倉。
(2)餐廚垃圾生物處理系統。對進人生物處理系統中的餐廚垃圾進行水分調整,加以一定比例的輔料和微生物,進行10小時左右的發酵、干燥和熟化。隨后物料排出,輸送至后處理系統。
(3)餐廚垃圾后處理系統。熟化后的物料進大半成品倉后經篩選去除殘留雜質,通過磁選截留篩下物內的鐵質金屬雜質后進人成品倉,作為飼料或肥料原料。
2.餐廚垃圾飼料化、肥料化優缺點分析
該工藝的優點主要是處理時間短,無需繁雜分揀;資源利用率高;無三次污染,自動化程度高;微生物產品可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;后端產品可靈活運用在飼料和有機肥上,市場和銷路較好,其缺點是物料未經過高溫滅菌消毒,無法殺滅所有的病菌,產品用作飼料存在衛生安全隱患,并存在動物同源性風險;工程投資較高,能耗偏大,后端農業生產資料應用產業鏈較長。在《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》出臺之后,該工藝也受到了限制。